摘要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盆腔[1]、腹腔及腹膜后等恶性肿瘤予以放射线治疗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较多累及小肠、直肠及结肠[2].据统计,50%肿瘤患者接受过放射治疗,在25%的肿瘤中放疗起着重要的治疗作用,放射线导致的肠道损伤也随之增加[3-4].国外报道显示,因长期放疗引起的急性RE发病率高达60%~80%,超过了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总发病率[5],还可能存在临床研究对慢性RE发病率低估的可能[6].此外,放射线对肠道的损害不仅在接受放疗期间出现,还可延续至放射治疗后的十余年,发生率为5%~15%,有2%~17%的患者需接受外科治疗,另有15%~25%的患者因肠管放射损害死亡[7].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7
- 被引1
- 下载5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