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砷治疗肿瘤的机制研究
篇首:很久以来,砷剂被人们视为致癌物与毒物。然而,早在18世纪,Thomas Fowler博士已将亚砷酸钾制成Fowler's液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据当时的临床资料显示,以Fowler's液治疗10例CML患者,其中9例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但是,由于长期口服砷剂所致的毒副作用以及随后化疗与放疗的快速发展,应用砷剂治疗CML逐渐被淘汰。自7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率先发现三氧化二砷(As2O3)静脉滴注可有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leukemia,APL)[1]。随后,我们通过对As2O3治疗APL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发现As2O3可诱导APL细胞凋亡[2]。这一结果的报道引起了国际肿瘤界的广泛兴趣。由此,许多相关研究相继开展。为了进一步推动As2O3治疗肿瘤的机制研究,本文就近五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更多- 浏览:347
- 被引:40
- 下载:8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