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进行大体及镜下观察,并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肉眼检查,肾脏被巨大肿块所取代,大小20cm×12cm×9cm,界限尚清,切面灰白灰黄色,可见多灶状坏死及直径0.6~1cm的小囊腔,质地细腻、软而脆.镜下表现为细胞稀疏区与密集区交错分布,梭形瘤细胞密集区排列成束状,束与束相互交错;疏松区间质黏液变性;细胞间有纤细至短束的胶原纤维;细胞核有轻-中度异型性,核分裂相4~6个/HPF,有多灶状肿瘤性坏死;无明显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可见到脂肪细胞化生及囊性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Vimentin、CD99、Bcl-2弥漫阳性,CD34部分阳性,S100小灶状阳性.结论 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非常少见,肿瘤体积大于10cm提示对恶性判断有参考意义;需与其他恶性梭形细胞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有助于鉴别.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00
- 被引8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