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抗磷脂抗体促血栓形成的机制

摘要: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回流障碍.据推测,我国下肢DVT及后遗症患者约有3000万,60%~70%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合并发生肺动脉栓塞,死亡率达20%~30%[1].有资料表明,约20%的下肢DVT和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有关[2].APL是一种针对各种负电荷磷脂-蛋白复合物的自身抗体或同种抗体,包括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C)、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抗磷脂酸抗体(anti-phosphatidic acid antibody)和抗磷脂酰丝氨酸(anti-phosphatidylserine antibody)等,机制较明确的主要是LAC和ACL.APL通过与各种磷脂-蛋白复合物结合,干扰各种依赖磷脂的凝血和抗凝因子而发挥作用,导致反复的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临床称为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或抗磷脂血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thrombosis syndrome,APL-T).

更多
作者: 杜志强 [1] 郝斌 [1] 曹文东 [1] 杨涛 [1] 续慧明 [1] 皮兴涛 [1]
分类号: R543.6
栏目名称: 综述
DOI: 10.3969/j.issn.1001-0025.2011.04.018
发布时间: 2011-12-06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京ICP证0100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京ICP备0810080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