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呼吸肌力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损害的表现.方法:检测58例COPD患者(A组)和30例健康人(B组)肺通气功能和呼吸肌力指标,并按残气率分级,观察轻、中、重度肺气肿患者的最大吸气压(PIM)、最大呼气压(PEM)、0.1秒口腔闭合压(R0.1)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RV、FVC、TLC、V50)变化的关系.结果:发现A组患者FEV1、PEM、PIM降低,RV、TLC和P0.1绝对值显著增高(均P<0.01).在轻、中、重度肺气肿组间比较中,发现PIM和PEM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但RV、TLC和P0.1绝对值随肺气肿严重度的加重而增高明显,FEV1、V50随肺气肿的严重度增加而降低,差异显著(均P<0.01).在呼吸肌力减退和通气功能损害的关系上发现,PIM和PEM分别与FVC、FEV1减少正相关;P0.1绝对值与FVC降低负相关.FEV1与FVC、V50降低均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COPD患者肺功能的表现为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残气率增高,并出现呼吸肌力减退,呼吸中枢驱动力增高;随着肺气肿的加重,其通气功能损害加重.而呼吸肌力和呼吸中枢驱动力的改变主要与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减少有关,FEV1减少主要与小气道狭窄相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650
- 被引2
- 下载8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