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年度编号
0900930085
中图分类号
R764.35 R764.5 R764.93
成果公布年份
2009
成果简介
人工耳蜗是一种为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成人和儿童恢复或重获听力的电子装置,该装置能代替受损的毛细胞把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纤维,从而产生听觉。该项目组在冯永教授的领导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于2002年率先在湖南省开展了人工耳蜗植入工作,围绕人工耳蜗的术前评估、手术植入及术后康复开展了系列临床应用研究。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完善的人工耳蜗植入体系:成立了湖南省第一个人工耳蜗植入中心,建立了完善的人工耳蜗植入体系,成功地为64名先天及后天性耳聋患者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2)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基因诊断的研究:通过研究共发现耳聋基因致病突变7个,同义突变3个,多态12个,其中5个新的致病突变国内外均未见报道,该研究将基因诊断结果和临床诊断有机结合以指导临床治疗,实现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成功对接,该种结合模式国内外尚无类似报道;(3)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音乐感知能力的研究:构建测试用的标准钢琴音调和乐曲测试素材库,建立了可用于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能力测试的系统;(4)人工耳蜗相关解剖学研究:开展了多种手术入路的解剖研究,为临床实施新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式以及不同人工耳蜗植入术式的选择、术中定位提供了重要的解剖依据;(5)复杂人工耳蜗手术研究:对伴颅内疾患及伴前庭水管扩大的患者成功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均成功重建听力,为国内该类患者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提供借鉴;(6)人工耳蜗手术相关影像学研究;(7)人工耳蜗相关听力学及心理学研究。该项目采用的各项技术已经成熟,已全部应用于人工耳蜗的临床工作中。中国有200多万聋哑人,每年新生儿中耳聋发病率为1‰-3‰,国内对人工耳蜗技术的需求非常大,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对揭示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分子病因、改进手术技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该项目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极佳的社会效益。
完成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完成人
冯永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