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年度编号
1900010748
中图分类号
R991
成果公布年份
2018
成果简介
毒品犯罪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联合国更是将毒品列为“万国公害”,我国2017年禁毒报告显示,每50个青壮年中就有1人吸毒;当前第二代合成毒品滥用人数占总滥用人数的60.5%,且增速加快,第三代新精神活性物质在我国虽刚刚兴起,但常与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叠加滥用,未来我国禁毒工作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更加险恶和严峻。该项目突破了以往査毒验毒技术检测种类少、结果精准度低、检测窗窄、无法追溯吸毒史等技术瓶颈和局限性,针对基于头发检测的查毒验毒高效关键技术体系展开了近十年的研究,在毒物分析及鉴定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率先以头发为检材,突破血液、尿液等传统检材局限性,首创追溯吸毒史的关键技术,头发采集安全、无侵犯性,易被接受;样本稳定易保存,检测时限长:易监督,可防止作假:经简单的前处理方法可有效区分外源污染:可根据头发生长速率,追溯至少12个月的吸毒史,精度以月为单位。
2.国际首创先进的头发查毒验毒高效关键技术体系,提升了我国毒品检测技术国际话语权。创新建立了灵敏度高且具延展性的液相色谱-芯片-二级质谱
(HPLC-CHIP-MS/MS)多反应监测(MRM)技术体系,灵敏度比传统气相色谱-质谱(GC-MS/MS)提高100倍;可同时分析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及新精神活性物质三代毒品共29种毒品及其代谢物,并可灵活扩充毒品种类达100余种。对头发氯胺酮的截断值在国际上作出有效的定义,被欧盟纳入判断滥用氯胺酮的标准指引,提升我国毒品检测技术国际话语权。
3.创建了国内首个头发査毒验毒数据库,极大提升我国毒品滥用预警、防控和打击能力。通过跟踪检测145万个项目,统计分析1008万个数据源,并从地域、毒品种类、吸毒严重程度等12个维度建立了91个评价模型,创建了国内首个可动态扩展、“一人一谱”的査毒验毒数据库,实现摸排毒品来源,前瞻性预螯毒品滥用趋势,靶向性地防控、打击毒品滥用行为。
重要的推广应用、成果和效益。通过跟踪检测内地和香港50000余例头发样本,有力回击了“香港毒品来源于内地”的不实报道。促推头发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成为国家法定的生物检材,有效推动毒品分析及鉴定行业科技进步。建立首个通过ISO/IEC 17025:2005€国际认可的对公众开放的头发査毒验毒检测服务实验室,2007年至今,为公安部门、社会康复机构、学校等20多家单位检测头发样本,提供了准确权威的査毒验毒数据。项目负责人王铁杰等受邀参加2014年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等,做特邀报告5次,项目被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列入该协会“重要服务计划”,并于2015年4月在上海、云南、广东、湖南四个省市召开头发验毒技术推动会,逐步推向全国。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19篇,被意大利、比利时、加拿大、韩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他引次数近100次,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假设应用该技术有效降低吸毒人数1%,可减少用于禁毒、戒毒治疗等社会成本支出达64亿元。
完成单位
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 香港科技大学
完成人
学术成果认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