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年度编号
2000180397
中图分类号
R681.5
成果公布年份
2020
成果简介
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其治疗时间长、难度大,病情反复难愈,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家庭经济负担和社会抚养负担。合理的术式既是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重要环节,也是临床上的主要技术瓶颈。传统术式包括单纯前路手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解剖入路复杂、术后疗效欠佳、住院时间长、费用高等诸多缺陷。为此,该项目组经过10余年研究,创新性提出胸腰椎结核后路应用体系,并对其中关键技术进行了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为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该项目主要科技创新如下:
1、针对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缺陷进行技术改良和创新,系统地解决了多部位手术、超大型创面、病变部位后凸畸形、脊柱稳定性重建等一系列临床重大难题。
2、建立了胸腰椎结核的后路术式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后路术式是一种符合“微创”外科理念、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颠覆了传统脊柱结核手术方式。
3、在国际率先对单纯后路术式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进行中长期(5年以上)随访研究,证明了该术式的有效性及优势。手术成功率稳定在98%以上,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度优良率90%以上。
4、在国际率先对后路术式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①首次提出后路行360度病灶清除可相对彻底清除病灶,最大限度避免了结核复发;②首次提出后路行360度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最大限度重建脊柱的长期稳定性;③首次提出通过术中管道灌洗、负压抽吸及术后体位引流清除结核脓肿;④首次提出后路短节段、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保留更多的脊椎正常运动单元,降低了邻近节段退变率;⑤对硬化骨保留程度、椎间植骨面的处理、病灶清除后的微小结核病灶的处理以及术后进一步快速康复等提出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并对后路手术的应用解剖、手术适应症、手术步骤和操作技巧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该项目原创性强,临床应用价值大,社会效益显著,已在全国数百家推广应用,其中180余家中大型医院开具了应用证明,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各地区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技术的进步,整体提高了中国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水平,而且对日新月异发展的脊柱微创技术起到了指导作用,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国际主流的脊柱外科及骨科杂志发表相关SCI科研论文36篇,国内主流核心期刊相关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副主编专著1本,参编专著1本,召开全国脊柱结核诊疗技术专题会议5次,培训学员500余人次并获得高度好评。
完成人
王锡阳 徐震超 葛磊 刘政 王艺霖 沈雄杰 武韵琦 张义鲁
- 浏览5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