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增加对儿童以不典型再障起病的粒细胞肉瘤的认识.方法:对1例以"面色苍白2周,发热1周"为主诉患儿进行细胞学、影像学、代谢学和病理学等检查并随访9个月.结果:女性,3岁10个月.因"面色苍白2周,发热1周"于2012年8月第一次入院.体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肺部湿罗音,肝脾无肿大.血常规WBC、Hb、Pit均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三系减少,增生低下,仅见一个巨核系.腹部B超无异常.腹部CT无异常.诊断:不典型再障.先后给予环孢霉素、十一酸睾酮、叶酸等治疗,患儿病情有所好转.治疗3个月后,患儿血小板持续下降,给予ATG治疗.完成ATG治疗后5天出现发热,22天后逐渐出现左侧腋窝鸡蛋大小淋巴结,边界清,压痛,肝脏肋下4cm,质硬,脾脏肋下6cm,质硬.血常规波动范围:WBC 0.7-1.2×109/L,N0.09-0.24×109/L,Hb 55-92g/L,Pit 7-51×109/L(存在输血治疗).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低下,未见巨核系.结论:对于不典型再障起病的患儿,可能是恶性肿瘤的前期表现;也要警惕转化为恶性肿瘤的可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