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单纯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30例(45个椎体),随机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16例24个椎体,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组14例21个椎体.比较2组手术前1d,手术后,1周、4周、8周,12周和24周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测定后凸矫正率,观察骨水泥渗漏率.结果: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周、4周,PVP组和PKP组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畸形矫正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PVP组为31.00%,PKP组为12.2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原理相同、疗效无明显差异;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廉,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但费用较高.椎体骨折时间较短时(<3个月)宜优先选择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骨折时间较长 时优先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