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肠愈宁对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及APC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采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zoxymethane,AOM/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化学诱导方法构建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大鼠模型: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先腹腔注射AOM10mg/kg,浓度为2mg/ml,1周后开始自由饮用3%DSS溶液,饮用14天,此为一个循环,连续3个循环.造模开始第一天开始给药,每天一次,连续给药9周.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大便性状等.实验结束,观察结肠大体形态,组织病理变化;并行免疫组化观察各组结肠粘膜中APC的表达情况. 结果:①模型组大体形态:符合溃疡性结肠炎及癌变表现特点.②模型组的病理结果:结肠粘膜轻度异型增生20.0%(2/10),中度异型增生30.0%(3/10),重度异型增生10.0%(1/10).③各组DAI评分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美沙拉嗪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各组结肠大体形态评分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美沙拉嗪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组与美沙拉嗪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⑤各组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比较结果: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⑥各组肠粘膜APC积分比较: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自拟中药方肠愈宁能明显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大鼠模型的临床症状,改善组织病理类型,减少溃疡性结肠炎癌变.这种作用可能与中药肠愈宁能调控抑癌基因APC的表达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