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通过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高b值进行肝良恶性病变鉴别的实际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历年诊治的肝脏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其中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经本院临床确诊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的病灶、病情均经本院临床穿刺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予以明确,其中肝转移瘤、肝癌病灶12个,肝血管瘤、肝囊肿等良性病灶21个;样本均实施了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WI检查;回顾分析在对患者实施DWI检查过程中,不同b值区间的ADC值及不同高b值设置下良恶性肿瘤的SR值表现。结果 肝脏恶性肿瘤在三个b值区间的ADC值均显著低于肝脏良性肿瘤,且在高b值区间恶性肿瘤的ADC值最低;高b值区间的不同b值设置下SR值统计显示,当b值设置为2000s/mm2时,SR值最高、且与良性肿瘤的SR值比较差异最大(P<0.01)。结论 磁共振DWI序列上高b值设置,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肿瘤病灶图像、尤以b值设置为2000s/mm2时效果最佳,对临床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提供较高价值的数据参考。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