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医务工作者对新型中西医协同治疗管理体系建设的态度分析
Analysis on Attitudes of Guangzhou Medical Workers Toward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llaborative Treatment Management System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医务工作者对新型中西医协同治疗管理体系建设的态度.方法:2022年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广州市10个区50家医疗机构1184名医务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均给予自制问卷调查,调查其对新型中西医协同治疗管理体系建设的态度.记录调查结果.结果:1184名医务工作者中,985人(83.2%)赞同大力推进中西医结合的合作项目,798人(67.4%)赞同政府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投入与支持逐渐加大,783人(66.1%)认为患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接受程度高、需求量大.783人(66.1%)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会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477人(40.3%)认为各医疗机构大部分运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和专家共识,575人(48.6%)赞同中医与西医诊疗模式的不同导致中西医结合诊疗开展的难度较大,510人(43.1%)认为中医执业医师或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经培训后可以在西医医院执业的政策已经落地,508人(42.9%)赞同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培养难度大,792人(66.9%)赞同组建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团队,799人(67.5%)赞同医院开展中西医协同联合查房模式,835人(70.5%)赞同开展中西医科研项目的合作,829(70.0%)赞同中、西医院联合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524人(44.3%)对所在单位中西医结合诊治执行情况满意,1007人(85.1%)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比较显著,493人(41.6%)赞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总体医疗费用,538人(45.4%)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能发挥临床优势,576人(48.6%)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点为整体治疗,改善预后.480人(40.5%)认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培训模式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基地少,484人(40.9%)认为最能促进中西医结合科研学术发展的方法是重视中医专家带教作用、完善高质量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605人(51.1%)认为最能促进中西协同规范化建设、发展的措施是加强建设中西医协同治疗的管理体系,加强建设重大慢性病、传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结论:广州市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中西医协同治疗的接受度、认可度高,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未来应重视中医专家带教作用、完善高质量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加强建设中西医协同治疗的管理体系以及重大慢性病、传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深入推动中西医协同治疗管理体系建设.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2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