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安神定志方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样行为的机制
Mechanism of Anshen Dingzhi Prescription Intervening Against Anxiety-like Be-havior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n Analys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and Molecular Docking
摘要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安神定志方(Anshen Dingzhi Prescription,ADP)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TCMID等筛选ADP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借助TTD和GeneCards等数据库收集PTSD靶点;将ADP成分靶点与PTSD疾病靶点取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互作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选取疾病关键靶点与ADP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并开展动物实验验证.结果 ADP防治PTSD的网络中共有145个活性成分、188个交集靶点、75个关键靶点、238个生物过程、54个细胞组分、62个分子功能.对PTGS2、ESR1、MAPK14与ADP关键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在动物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P可明显改善PTSD的焦虑样行为与突触功能,同时增加AKT/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ADP治疗PTSD可能通过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突触能传递、钙信号转导、蛋白合成等发挥作用.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4
- 被引6
- 下载9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