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管血流对术后近中期预后的影响

Effects of intraoperative graft flow measurements on the early mid-term outcomes after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摘要目的: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中测定的血流资料和术后近中期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单纯OPCAB手术的患者资料,分析并对比患者术中测定的血流指标、术后早期临床事件及术后随访资料.术后早期临床事件包括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使用、再次手术、新发心房颤动及院内死亡.结果:共463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2.80 ±8.36)岁,其中女性115例(24.8%),平均吻合桥血管(3.10±0.81)支,共1 435支桥血管,术中血流测定结果显示移植血管平均血流量(mean flow,MF)为(32.34±14.45) mL/min,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为2.87 ±0.92.23例(5%)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IABP使用者11例,术后30 d死亡患者4例.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组的桥血管MF低于无心肌梗死组,而PI高于无心肌梗死组(P<0.05).其他术后早期临床事件组间比较,其MF、P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血管低MF(Wald=5.684,P=0.017,95% CI:0.894 ~0.989)、高PI(Wald=9.040,P=0.003,95% CI:1.252 ~2.903)是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随访最长时间37个月,共7例患者死亡,死亡组与生存组间术中血流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动脉桥正常血流组比较,低MF组(MF< 10 mL/min)随访期间死亡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9.6,P<0.05).结论:移植血管低MF、高PI会增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动脉桥MF<10 mL/min会增加患者术后中期死亡率,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术中血流测定技术对OPCAB术后近中期结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更多
广告
  • 浏览168
  • 下载68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51卷5期

851-85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