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中脂质代谢分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膳食因素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lipid metabolism molecules in plasma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traditiona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and dietary factors
摘要目的:探索血浆中脂质代谢分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可能的膳食相关因素.方法:从参加2012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队列10年随访研究"的北京市石景山区1 312名社区人群中,按照入排标准(年龄<70岁、无临床心血管病及其他疾病等)筛选出85名有2个以上颈动脉软斑块或混合斑块者,以及相匹配的89名无斑块对照者;然后从中各随机抽取10名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颈动脉斑块采用GE Vivid i超声仪(8L探头)确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脂质代谢分子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113种脂质代谢分子.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使用统一的标准问卷进行采集,膳食相关因素采用膳食使用频率和重量问卷进行采集.采用Wilcoxin秩和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脂质代谢分子的差异,在对照组中,采用Spearman相关法描述有统计学意义的脂质代谢分子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膳食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在113种脂质代谢分子中检测出的53种脂质分子中,C24∶0鞘磷脂,C22∶0、C24∶0神经酰胺,C18∶0磷脂酰乙醇胺,C18∶2(Cis)磷脂酰胆碱,C18∶0磷脂酰胆碱等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例组显著高于无斑块对照组.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C24∶0鞘磷脂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r=0.636,P<0.05),C18∶2(Cis)磷脂酰胆碱与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r=0.733,P<0.05),C18∶0磷脂酰乙醇胺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782,P<0.01),C22∶0、C24∶0神经酰胺及C18∶0磷脂酰乙醇胺与蔬菜摄入量呈显著负相关(r=-0.679,P<0.05;r=-0.711,P<0.05;r=-0.808,P<0.01),C24∶0神经酰胺与豆类食品摄入量呈显著负相关(r=-0.736,P<0.05).结论:血浆C24∶0鞘磷脂、C22∶0和C24∶0神经酰胺、C18∶0磷脂酰乙醇胺、C18∶2和C18∶0磷脂酰胆碱等脂质代谢分子升高可能是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危险因素,这些分子可能与血脂、血压或炎症水平及蔬菜、豆制品摄入有关,但关联的性质需要在更大样本人群中验证.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5
- 被引1
- 下载1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