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拔管患者导管内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Bacterial biofilm formation of peritoneal dialysis catheter in patients with peritonitis-associated catheter removal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因PD相关性腹膜炎拔除PD导管后,导管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22年1月期间规律随访的维持性PD患者,选取其中因PD相关性腹膜炎而退出PD、拔除PD导管且行导管扫描电镜检查的患者,总结患者的一般资料、拔管原因、PD导管扫描电镜检查结果以及腹膜透析液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共纳入18例患者,其中女性11例(61.1%),患者平均年龄(59.1±11.5)岁,平均透析龄(80.1±47.4)个月.18例患者中,16例(88.9%)存在导管细菌生物膜,细菌生物膜形态均为球菌.腹膜透析液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最常见的3种病原体分别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13例患者(72.2%)既往曾经发生腹膜炎,其中9例患者既往腹膜炎的致病菌为球菌.结论:PD导管内细菌生物膜形成在因腹膜炎拔管的PD患者中比较常见,并非所有因腹膜炎拔除的PD导管上都有细菌生物膜存在,细菌生物膜与腹膜炎的致病菌可能不一致.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0
- 被引0
- 下载1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