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涎症是指唾液分泌过多,频繁吞咽或吐出,甚至自行流出口外的病症. 唾液又叫口液、口水、口津、唾沫,其中较清稀的称作涎,较稠厚的称作唾.《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九》[1]云:"津液各走其道. 目为泣道,腠理为汗道,廉泉为涎道,鼻为涕道,口为唾道也."由此可见,涎、唾略有不同,但涎与唾均为口腔分泌物,且临床上常涎与唾相兼而见,脾虚多涎,久治不愈可及肾,肾虚多唾,也常伴见脾虚症状而多涎. 如《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2]言:"以唾为肾液,而肾为胃关,故肾家之唾为病,必见于胃也."因此,多涎与多唾二者密不可分. 多涎症属中医"痰饮"的范畴,与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94
- 被引8
- 下载15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