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对丹溪学派相火学说的继承和发挥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ministerial fire theory in the Danxi school by WANG Kentang
摘要明末医家王肯堂系统地继承了丹溪学派的相火学说,并运用这一学说恰当地阐释了一些疑难病证的发病机制.目前中医教材的理论不易解释阴虚何以发生水肿,王肯堂则从肾经受邪,相火郁遏,郁极而发,引动水气的角度提出一种独特的解释.一般认为癫痫是体内固有的痰涎闭阻脏腑气机而成,而王肯堂提出一种新的机制,水不涵木,肝风内动,引动痰涎,即部分痰涎是继发于肝风.治疗方面,王肯堂认同丹溪学派以滋阴降火对治相火妄动,但对具体用药则有所辨正.例如,他反对以知柏四物汤治疗阴虚痨瘵,因为久服知母、黄柏将伤阴助火,并使人体气机降而不升,而川芎、当归性温上行,将助长阴虚火炎之势.此外,他对八味丸中肉桂、附子功效的独到见解,也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但他对大补阴丸中龟甲的认识,则是错误的.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00
- 被引5
- 下载13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