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培源丸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ith spleen and stomach weakness syndrome by Piwei Peiyuan Pill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摘要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丸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2022 年6 月—2023 年12 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将符合纳排标准的96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及联合组,每组32 例(每组各脱落2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巴派特片联合叶酸片治疗(均 3 次/d),中药组患者予脾胃培源丸(8g,3 次/d),联合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艾灸(1 次/d),连续12 周.观察3 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萎缩情况;进行胃黏膜病理评分;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评价患者身心状态、生活质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10、IL-37、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患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3(STAT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 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TAT3/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记录并比较药物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结果 3 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消化道肿瘤家族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药组与联合组治疗胃黏膜萎缩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20/30)、86.67%(26/30)、90.00%(27/30)(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病理评分、PRO量表评分降低,TNF-α、IL-1β、IL-37、TGF-β含量降低,STAT3、mTOR mRNA相对表达量及STAT3、p-STAT3、mTOR、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IL-4、IL-10 含量均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与联合组胃黏膜病理评分、PRO 量表评分,TNF-α、IL-1β、IL-37、TGF-β 含量,STAT3、mTOR mRNA 相对表达量及STAT3、p-STAT3、mTOR、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IL-4、IL-10 含量均升高(P<0.05).治疗后,与中药组比较,联合组STAT3、mTOR mRNA 及STAT3、p-STAT3、mTOR、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 脾胃培源丸联合艾灸可能通过抑制STAT3/mTOR信号通路异常活化,调控机体炎症机制,上调相关抗炎因子水平,下调促炎因子表达,并增加相关修复因子的表达,促进萎缩胃黏膜恢复,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身心状态.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
- 被引0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