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三法"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学术内涵
Academic connotation of the"three phases and three methods"theory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摘要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三期三法"是在梳理古今医家对放射性肺损伤认识的基础上,围绕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及发展规律,依据放射性肺损伤核心病机演变总结而成的创新理论."三期三法"即病程分三期,治疗分三法.放射性肺损伤初、中、晚期的核心病机依次为热毒、阴虚、血瘀,故将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程划分为热毒炽盛期、阴虚热蕴期、瘀血阻滞期.在治疗上,针对核心病机,分别使用清肺解毒法、滋阴透热法、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各期常用的药物分别包括金银花、败酱草、鱼腥草,麦冬、西洋参、连翘,丹参、川芎、全蝎等.本文从古籍梳理、经验传承、病机总结3 个方面整理了"三期三法"的理论渊源,详细探讨了"三期三法"的学术内涵,并从文献、临床及基础研究等方面对"三期三法"的科学性进行了验证."三期三法"诠释了放射性肺损伤各阶段的核心特征,完善了放射性肺损伤的中医药防治体系,为实现全程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