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刍议三脘穴

A Humble Opinion on Sanwan Points

摘要三脘穴为上脘、中脘、下脘三穴的统称,为任脉腧穴.笔者通过文献梳理与随师临证观察,结合针灸古医籍中三穴定位的描述及近现代研究成果,认为三脘穴定位存在差异的原因为胸骨剑突长短不一.胃有三脘之分,三脘穴对应胃之三脘,功效侧重各有不同,其中,上脘,主受纳,抑而降之,治胃且理胸膈,兼可调神;中脘,主腐熟,和而消之,治胃兼理中气,兼可祛痰;下脘,主通降,散而祛之,治胃兼通肠腑,兼可止痛.从三脘穴对应三焦这一角度进一步分析三穴气血盛衰的不同.三穴深层为重要脏器,临床针刺前应谨慎查体,因人制宜,采取合适的针刺方法.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故临床针刺三穴以泻法居多.基于以上角度,解读及分析三脘穴以期深入挖掘三穴的临床价值.

更多
广告
分类号 R224R245.31
栏目名称
DOI 10.13593/j.cnki.51-1501/r.2023.01.046
发布时间 2023-03-30
基金项目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21YJ0177)
  • 浏览11
  • 下载13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