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技术(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同时针刺右侧足少阴肾经大钟、太溪组穴引起的脑部激活信号改变情况,探讨针刺大钟、太溪组穴脑激活区与单独针刺上述两个穴位产生的脑激活区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针刺穴位引起的脑特异性反应。材料与方法使用3.0 T双源双梯度MR扫描仪采集14名健康志愿者针刺右侧大钟、太溪组穴时Bold信号数据,使用spm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软件包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大钟、太溪组穴引起的正激活脑区包括:左侧额叶、中央前回(Ba44)、额下回,右侧岛叶(Ba13)、额叶、小脑前叶、丘脑、小脑后叶、顶叶(Ba22)、中央后回(Ba4);负激活脑区包括:左侧中脑,右侧边缘叶,海马回(Ba17)。结论针刺大钟、太溪穴组穴引起的激活脑区与已往单独针刺上述两个穴位比较不是简单的叠加效应,而是存在特异性激活脑区;针刺大钟、太溪组穴引起的脑激活区可能与其产生的临床疗效相关;针刺大钟、太溪组穴可引起大脑相对特异性反应。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64
- 被引27
- 下载5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