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离心转速下制备的PRF在拔牙创中应用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The effect of preparing PRF at different centrifugal speeds on tooth extraction wounds:a network meta-analysis
摘要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比较不同离心转速下制备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拔牙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建库至2024年1月1日关于PRF在拔牙创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NoteExpress软件挑选文献,RevMan5.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4.0软件对拔牙后骨密度、骨高度减少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干槽症、出血等结局指标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 824个拔牙位点,涉及制备PRF的转速共7种(3 000、2 800、2 700、2 300、1 500、1 400、1 300 r/min).根据累积概率排序结果显示,在改善骨密度方面,通过2 700 r/min进行离心所制备的PRF效果最好;在改善牙槽骨高度方面,通过2 700 r/min进行离心所制备的PRF效果最好;在改善VAS评分方面,通过1 500 r/min进行离心所制备的PRF效果最好;在减少干槽症发生率方面,通过2 500 r/min进行离心所制备的PRF效果最好;在减少出血方面,通过2 500 r/min进行离心所制备的PRF效果最好.结论 基于现有证据,在拔牙后改善骨密度及骨高度方面,采用2 700 r/min所制备的PRF效果最佳;在改善VAS评分方面,1 500 r/min效果最好;在改善干槽症和出血发生率方面,2 500 r/min效果最好.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
- 被引0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