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篇首: 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腹痛、腹胀、粘液血便1年,加重伴肛门坠胀3个月于1998年12月3日人院.1988年曾2次行“肛瘘切开术”,1996年行“阴道直肠瘘修补术”.体检:下腹部散在深压痛,未扪及包块.肛门外距肛缘1 cm 9点处可见一瘘口,向肛管方向可扪及一皮下条索状物,直肠前壁距肛缘3 cm可触及一质硬疤痕块,与阴道粘连约3 cm×3 cm,其上方4 cm处可触及一溃疡型包块,占1/2周径,约4 cm×3 cm×3 cm大小,边缘隆起,质硬,活动,指套染有暗红色血迹.阴道后壁压痛,与直肠有一大小约3 cm×3 cm×3 cm粘连块,尚未穿透阴道粘膜.钡灌肠:回肠末段扩张.盲肠缩短至肝曲,结肠挛缩,结肠袋消失,直乙交界及升结肠部分肠管狭窄,肠管动度降低,排空后肠道呈管状.粘膜皱襞消失,肠管见小尖刺龛影.肠镜:镜入回肠末段约40 cm,见散在颗粒状或柱状小息肉,活检为炎性息肉,盲肠瘢痕化,回盲瓣旁及升结肠各见一个“粘膜桥”.病理报告:粘膜慢性炎.直肠5~9 cm处有火山口样溃疡,病检为高分化腺癌.镜诊:①直肠癌;②克隆病(结肠、回肠末段).术中探查见:末端回肠(距回盲瓣15 cm)浆膜有散在片状白色疤痕状物.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37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