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迷卡斗蟋和短翅鸣螽的行为谱及交配行为

ETHOGRAMS AND MATING BEHAVIORS OF VELERIFICTORUS MICADO AND GAMPSOCLEIS GRATIOSA

摘要研究了迷卡斗蟋和短翅鸣螽的行为模式及迷卡斗蟋鸣叫的时间分布.结果表明迷卡斗蟋雄虫单独存在时,在一昼夜内其鸣叫的持续时间为668.38±109.86分钟(5),引入雌虫后鸣叫累计时间减少为17.3±6.7分钟(5),并产生音调低沉的求偶声.在昼夜鸣叫活动型式中,雄虫单独存在时的鸣叫活动集中于夜间;引入雌虫后,占区鸣叫、求偶鸣唱和交配行为多集中于白天.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机会-风险平衡假说来解释此现象,即白天交配有被捕食的危险,雄蟋短期内重复交配以保证精液进入雌蟋体内,从而保证了交配的成功,补偿了雄蟋所冒风险.短翅鸣螽雄性产生较大的精包,当雌体取食精包时,精液进入雌体内以保证交配成功.

更多
广告
  • 浏览377
  • 下载0
动物学报

动物学报

1999年45卷1期

49-56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