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大熊猫性情、饲养管理和社群-性行为的关系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mperament, husbandry, management, and socio-sexual behavior in captive male and female giant pandas Ailuropoda melanoleuca
摘要以往研究表明,许多成年雄性大熊猫在圈养状态下不能表达正常的社群性行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大熊猫正常社群性行为与性情特征、展示、以及饲养管理的关系.通过调查获得大熊猫展示和饲养管理的数据,询问饲养员得知2001年繁殖季节中大熊猫的社群性行为发生频次,然后评估社群性行为能力.研究对象是分布在中国4个繁育中心的37头(12头雄性和25头雌性)成体大熊猫.通过提供新物品和气味来评估大熊猫情绪反应状况.情绪反应分为3类:畏惧、访问和访问玩耍.在有饲养员陪同玩耍的一组里,雌、雄大熊猫的"访问玩耍"的分值都较高."畏惧"类的雌性大熊猫气味标记行为少,表达的性行为也少,并且更多地攻击接近它们的雄性,或者不理睬雄性.在繁殖季节前就接近雄性大熊猫围栏的雌性,表现出更多的气味标记行为和性行为.这些雌性的"访问玩耍"分值也高."访问"分值高的雄性大熊猫,接近雌性的行为更多.那些与饲养员接触时间少的雄性大熊猫倾向于攻击雌性,与那些攻击性小的雄性相比,这些雄性倾向于能够接受丰富性低的环境.这些结果表明,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大熊猫的畏惧,在大熊猫和饲养员之间建立积极的关系,在繁殖季节之前,增加雌性和雄性之间的熟悉程度.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27
- 被引4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