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物及其生物学适应意义--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蛋白质多肽组的启示

Amphibian Skin Secretions and Bio-adaptive Significance--Implications from Bombina maxima Skin Secretion Proteome

摘要以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为代表性物种,揭示了两栖类皮肤分泌物蛋白质多肽组丰富的分子和功能多样性.目前在大蹼铃蟾已发现的分子包括3类不同的抗菌肽、缓激肽、缓激肽增强肽和缓激肽拮抗肽、缓激肽基因相关肽、富含脯氨酸铃蟾肽及其基因相关肽、神经调节素U、Bv8肽、三叶型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菌肽分子多样性及其形成机制、缓激肽及其基因相关肽功能和表达模式的多样性都较好地揭示了在多样的生态条件下,两栖类皮肤活性肽环境适应的分子基础及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富含血红素辅基的白蛋白广泛分布在大蹼铃蟾皮肤外皮层细胞膜上和真皮海绵层内,表明它在皮肤的生理功能,如在呼吸、物质交换和渗透压调节中有重要作用.两栖类皮肤分泌物蛋白质多肽组,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多样性、新颖性和哺乳类同系物的存在,在生物医学研究和天然药物开发中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时,两栖类皮肤功能基因组具有多样性丰富、快速重组突变的特征,是探讨生物适应的基因基础、基因形成机制和进化特性等生物学基本问题的优秀模型.

更多
广告
分类号 Q959.56Q51
栏目名称
DOI 10.3321/j.issn:0254-5853.2006.01.017
发布时间 2006-03-30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30170195;30200044;30570359;30470380)
  • 浏览229
  • 下载0
动物学研究

动物学研究

2006年27卷1期

101-112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