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常见雀形目鸟类的卵壳特征
Eggshell Traits of Several Passerine Species Breeding in the Alpine Meadow, Qinghai-Tibetan Plateau
摘要作为胚胎发育的屏障,卵壳特征如卵壳厚度和气孔密度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研究了高寒草甸繁殖的7种代表性雀形目鸟类角百灵(Eremophila alpestris)、小云雀(Alauda gulgula)、黄头鹡鸽(Motacilla citreola)、树麻雀(Passer montanus)、粉红胸鹨(Anthus roseatus)、黄嘴朱顶雀(Carduelis flavirostris)、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的卵与卵壳特征,以探索在高寒缺氧环境下,不同科鸟类的适应性调节.结果发现,7种鸟类中,除小云雀和角百灵之外,其他鸟类的卵与卵壳特征大部分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除卵壳厚度和气孔直径之外);对7种鸟类卵壳厚度、气孔密度、卵体积、卵重之间进行线性拟合,卵壳厚度、卵体积与气孔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卵壳厚度:P=0.11,卵体积:P=0.09),卵重、卵体积与卵壳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卵重:r2 =0.46,P<0.001;卵体积:r2=0.44,P<0.001);对7种鸟卵的数据与繁殖期雌鸟平均体重线性拟合,平均卵重、卵壳厚度的差异与雌鸟体重成正相关(卵重:r2=0.66,P=0.03;卵壳厚度:r2=0.92,P<0.01);对6种鸟(缺乏粉红胸鹨窝卵数数据)卵的数据与孵卵相关变量线性拟合,卵壳厚度及气孔率与窝卵数成负相关(卵壳厚度:r2 =0.64,P=0.056;气孔率:r2 =0.87,P<0.01),6种鸟(缺乏树麻雀巢杯指数数据)气孔率与巢杯指数或巢型无显著相关性(巢杯指数:P =0.49,巢型:P=0.435).卵表面积和总气孔数解释了大部分气孔率差异(87%),卵重和气孔率与孵卵期无显著相关(P=0.77),气孔率显著低于预期气孔率(P <0.001).这些结果表明,种间的遗传性(如成鸟的形态、窝卵数等)决定了大部分卵与卵壳特性的差异,但是为适应高寒低氧的气候特征,不同种鸟都具有相对厚的卵壳和低的气孔率,说明环境因素同样影响卵的进化.另外,单纯的卵特性(卵体积和气孔率)并不能决定孵卵期长短,亲鸟的孵卵行为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角百灵虽然离巢频率相对较高,但是孵卵期却相对较短,这可能与其较高的气孔率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89
- 被引9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