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测序分析人工养殖成年林麝粪便古菌菌群多样性
Fecal Archaeal Diversity of Artificial Breeding Adult Forest Musk Deer Analyzed 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ies
摘要本试验的目的是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人工养殖成年林麝粪便中古菌的结构和组成,并对比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选取12只3岁健康的林麝依据性别分为雄性组( M组)和雌性组( F组),每组各6只。采集其新鲜粪便,提取DNA,用古菌通用引物PCR扩增古菌16S rRNA的V4~V5区,用MiSeq 300PE测序平台对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用QIIME等软件对测序序列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在从门到属的各级分类水平上,F组与M组古菌的相对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 M组和F组的组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16±0.03和0.27±0.06,组间为0.24±0.07,样品的相似度很高。林麝粪便中的古菌可以分为3个门,优势门为阔古细菌门( Euryarchaeota);在属水平上可以分为7个已知属,优势属为甲烷短杆菌属( Methanobrevibact-er),其次为热裸单胞菌属( Thermogymnomonas)。结果提示,雄性和雌性林麝粪便中古菌的结构和组成都没有显著差异,Methanobrevibacter是林麝粪便中的优势古菌属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
- 被引12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