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减重平板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临床研究
Rehabilitation Efficacy of Gait Induce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ody-Weight Supported Treadmill Training o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摘要目的:探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减重平板训练(BWSTT)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CP)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SCP儿童60例,采用SAS软件随机数字模块产生随机序列分为对照组、减重平板训练组和联合干预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1次/d,40 min/次,5 d/周,共训练8周.减重平板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BWSTT,平板坡度0°,初始速度0.09 m/s,以0.03 m/s增量逐渐调整至患儿可承受的适宜速度,初始减重为患儿体质量的30%,逐渐调整至完全支撑患儿自身体质量为宜.联合干预组在减重平板训练组基础上接受步态诱发FES,使用低频电子脉冲刺激仪刺激患儿的腓总神经和胫前肌,刺激强度以出现踝背伸和外翻的理想动作且患儿能够耐受为宜.2组均训练1次/d,20 min/次,5 d/周,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项(GMFM-88)D区(站立)和E区(走跑跳)评估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估患儿步行功能;采用生理消耗指数(PCI)评估患儿的步行效率;分析患儿跨步长、步宽和步速等步态参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GMFM-D、GMFM-E评分,6MWT,跨步长和步速均明显升高,PCI、步宽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减重平板训练组和联合干预组治疗后GMFM-D、GMFM-E评分,6MWT,跨步长和步速均明显更高,PCI、步宽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减重平板训练组比较,联合干预组治疗后GMFM-D、GMFM-E评分,6MWT,跨步长和步速均明显更高,PCI、步宽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态诱发FES联合BWSTT能改善SCP儿童运动功能,纠正异常步态,提高步行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40
- 被引0
- 下载5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