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执行控制网络对运动调节作用的动态功能连接研究
A study of 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 on the regulatory role of motor in Parkinson's disease
摘要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MRI(rs-fMRI)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执行控制网络与运动相关脑网络之间动态功能网络连接性(dFN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50例PD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脑rs-fMRI数据,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法(ICA)提取执行控制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小脑网络和基底神经节网络的成分,基于滑动窗口相关法,采用k-means聚类法识别各网络中可重复出现的瞬时功能连接模式,评估各独立组分之间功能连接性的动态变化,计算PD患者动态功能连接的时间特性,即时间分数、平均滞留时间、转换次数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的第Ⅲ部分(UPDRS-Ⅲ)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经动态分析得到执行控制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小脑网络和基底神经节网络的5种重复出现的功能连接状态,其中状态3的停留时间更长(t=2.192,P<0.05),整体呈现较为紧密的连接状态.PD组与对照组之间在状态3时的网络间功能连接有显著差异(t=2.745,P<0.05).相比于对照组,PD组中执行控制网络(IC25)与基底神经节网络(IC19)和小脑网络(IC28)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少(t=-2.436,P<0.05;t=-2.012,P<0.05),感觉运动网络(IC31、10、16)与基底神经节网络(IC19)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少(t=-2.907,P<0.05;t=-3.653,P<0.05;t=-2.005,P<0.05),感觉运动网络(IC31、10、16)和小脑网络(IC28)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少(t=-3.459,P<0.05;t=-4.748,P<0.05;t=-3.452,P<0.05),感觉运动网络内部(IC10与IC31、IC16)的功能连接增强(t=2.407,P<0.05;t=4.596,P<0.05).此外,PD组和对照组的时间分数在状态2、3和4时存在显著差异(P=0.041;P=0.001;P=0.003),平均滞留时间在状态3和4时存在显著差异(P=0.003;P=0.001).状态3的时间分数和平均滞留时间与临床运动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395,P=0.025;r=-0.481,P=0.010).结论:PD患者执行控制网络与运动相关脑网络间功能连接的变化及其时间变异性,不仅证实了大脑网络连接模式的时变性和小脑参与PD的运动过程,还说明高级别控制系统功能缺陷与PD运动症状的产生有关,有助于进一步明确PD发生运动障碍的潜在机制.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1
- 被引1
- 下载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