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印模法对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修复时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Evaluation of the absorption of alveolar bone in different impression methods for repairment of Kennedy ClassⅡdenture defect
摘要目的:运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评价解剖性印模法和功能性印模法修复下颌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患者牙槽骨吸收情况。方法选择下颌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患者16例,随机分为功能组和解剖组,每组8例。功能组采用功能性印模,解剖组采用解剖性印模。戴义齿前、正常使用义齿6个月后用CBCT分别测量末端基牙近中、远中牙槽骨及远中游离端剩余牙槽骨骨高度,并计算戴牙前、后的高度差值。结果正常使用义齿6个月后,解剖组末端基牙近中(t=0.742,P<0.05)、远中牙槽骨高度差值(t=5.727,P<0.05)明显高于功能组;功能组和解剖组的游离端剩余牙槽骨高度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功能性印模制作的可摘局部义齿有减少末端基牙近远中牙槽骨骨吸收的趋势,短期内对游离端剩余牙槽骨骨吸收影响不明显。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70
- 被引2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