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及正畸治疗前后髁突位置变化的CBCT评估

Evaluation of condylar 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and changes in condylar position before and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 using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摘要口颌系统的功能健康、稳定是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健康人群的下颌处于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时髁突位置基本位于关节窝的中央,颞下颌关节功能稳定.错畸形患者由于正畸牙齿移动及咬合改变,可能发生颞下颌关节的相关改建,特别是髁突位置的改变.传统的髁突位置的评估方法是通过架来转移下颌位置,然后在髁突位置测量仪上进行测量,但此方法得到的髁突位置变化缺乏一致性.近年来,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为正畸治疗检查的首选,CBCT可精准地测量关节间隙,确定髁突位置的改变.本文对髁突位置的CBCT评估及正畸治疗前后的错畸形髁突位置变化的研究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不同错畸形患者的髁突位置存在差异,正畸治疗前后髁突位置也可能发生变化,使用CBCT可以较低的辐射剂量和更高的精确度评价错畸形的髁突位置,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变化的机制,并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指导.

更多
广告
作者 潘逸华 [1] 赵志河 [1] 刘钧 [1] 学术成果认领
作者单位 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四川成都(610041) [1]
分类号 R78
栏目名称
DOI 10.12016/j.issn.2096-1456.2024.02.010
发布时间 2024-01-20
  • 浏览59
  • 下载22
口腔疾病防治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