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用悬空骨科牵引床已成为复位并维持固定治疗股骨近段骨折的一种趋势[1]. 但是,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骨科牵引床复位,易出现各种骨折成角(尤其是向后成角),难以纠正,而且维持固定所需的牵引力量很大,骨折断端错位调整难度大,难以达到解剖复位[2];尤其遇到肥胖及骨折移位复杂患者,很难达到满意解剖复位,不仅需要切开暴露骨折断端直视下操作,助手也要用力推压复位,致使手术过程很艰难,效果不满意[3]. 无牵引床复位股骨转子骨折时,容易牵引复位,但助手不能在骨折复位满意后长期保持固定状态,在"C" 型臂 X 线机透视时骨折断端上下易被床底遮挡[4-5]. 为避免上述困难,只能将患者向床尾侧挪移. 如果保留会阴柱,可使用与床面水平面一致的延长支撑板架,继而使用延长支撑板架连接足踝部牵引器. 复位成功后,再固定牵引器旋转及内收、外展方向,释放水平方向上牵引力量,纠正分离移位,予以水平方向加压固定,以防止术后骨折不愈合(图 1) [6].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32
- 被引0
- 下载2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