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并评论孢粉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孢粉相从提出至今已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现已基本成熟.尽管如此,它对大多数孢粉学家(包括中国学者)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文中论述了进行成功的孢粉相研究的基础:孢粉有机质分类、术语及研究方法,包括采样、实验技术、数据采集和相识别的数学方法、古环境解释及能源潜力评价等方面.与传统的只注重孢型的孢粉学相比,孢粉相强调对样品中的所有沉积有机质进行总体评价,从而可以帮助人们从沉积物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更清晰地重建和描绘盆地沉积图景并评价目的地层的能源潜力.有机地球化学和煤岩学的一些研究内容和方向与孢粉相研究非常相似,文中对它们相关的研究也作了简评.它们对孢粉相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机质分类和术语上,一些孢粉相研究者完全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或煤岩学的.但是,这些学科在研究目的、实验技术及数据采集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孢粉有机质及其分类不一定对等于特定的干酪根型或煤岩显微组分,同时一个孢粉相也不一定等同于一个干酪根组合或有机质相.因此,孢粉相应该有独立的沉积有机质分类方案和术语系统.但是,研究方法和分类等方面的不同,并不会妨碍孢粉相获得与有机地化、煤岩学研究相似的结果.如果能够将孢粉相数据与其它方法的数据结合起来解释,可能会获得更加理想的、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结果.除了古环境解释及能源潜力评价,近年来它在层序地层研究方面的应用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所有这些展示了孢粉相分析非常光明的未来.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75
- 被引48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