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贵州寒武系杷榔组杷榔化石库埋藏学初步研究——以剑河辣子寨剖面为例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APHONOMY OF THE BALANG LAGERST(A)TTE FROM THE CAMBRIAN (STAGE 4), BALANG FORMATION AT JIANHE, GUIZHOU, CHINA——EXAMPLE FOR LAZIZHAI SECTION OF THE BALANG FORMATION

摘要贵州剑河辣子寨村辣子寨剖面杷榔组的杷榔动物群是近期发现的一个化石丰度较高且较复杂多样的动物群.该产地的化石库含有两个化石富集的层位,即下化石层和上化石层.通过对两个化石富集层的岩石结构、构造、沉积特征、生物类群组成及化石丰度和保存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表明,下化石层与上化石层内化石组合和埋藏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下化石层类群组成多样、化石丰度较高,以掘头虫类三叶虫、三叶形虫Naraoia、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Isoxys、Tuzoia及古蠕虫、海绵等为主,且化石主要保存在事件沉积层内,保存质量较好,为外陆棚沉积环境下大量生物个体发生原位快速沉积埋藏作用形成.而上化石层内化石以具硬壳的三叶虫为主,有较大的埋藏量,少量或碎片状的Naraoia,Isoxys,且这类化石数量少,主要在背景层中保存,可能为静水沉积时,沉积界面积累了大量生物遗体并暴露于基底表面一定时间后,再被沉积物逐渐堆积掩埋而形成,为生物遗壳的原位或近原位埋藏.

更多
广告
  • 浏览48
  • 下载0
古生物学报

古生物学报

2017年56卷3期

282-300页

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