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医典》挖掘病理性裂纹舌的文献研究
Mining in Pathological Fissured Tongue Based on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A Literature Review
摘要目的:基于文献挖掘探讨病理性裂纹舌的证治特点与用药规律,以期为其在临床诊疗与预防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为相关研究开拓新思路.方法:以《中华医典》(第5版)数据库为文献来源,运用Excel 2019进行文献整理与筛选,并对纳入研究的证素、症状与用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应用R Version 4.1.1对证素、症状与用药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对频数≥8的高频用药进行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纳入的110条文献记载以明清时期医著为主,病理性裂纹舌相关的病性证素主要包括火热、阴虚等,病位证素主要包括心、肺、胃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4种证素组合,如"血虚-气虚".与病理性裂纹舌同现频数较高的脉象为数脉、弦脉等,舌象为舌红、舌光等,其他症状包括口干、发热、心烦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4种临床症状组合,如:脉大-脉数.病理性裂纹舌相关用药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为黄芩、炙甘草、麦冬等;关联规则分析获取潜在用药配伍23条,如:川芎-当归;相关性聚类分析将频数≥8的高频用药划分为6类.结论:病理性裂纹舌主要与火热、气滞、正虚等病理因素相关,病位多位于心、肺、胃,常在热盛津伤证、气郁化火证、阴虚火旺证、气血两虚证等证型中出现,常与温热病的临床表现同时出现.治疗原则以清热泻火为主,随证兼用解郁、滋阴、益气、养血等治法,常用的基础方有黄连解毒汤、清营汤、十全大补汤等.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