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双能量CT成像(DSCT)检查在结肠癌生物学特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免疫组化标记物.方法 选择结肠癌患者60例,在患者进行手术前使用DSCT对患者进行能谱成像检查以及二期增强扫描,对静脉与动脉期物质分离图像上测量到的病变部位的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下动脉内的血液的水浓度(WCs)与碘浓度(ICs)进行分析,并在平扫及动、静脉期的能量图像上对病变部位的CT值进行测量.患者术后标本切片后进行Ki67阳性细胞百分比与Ki67、VEGF、CD34与EGF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数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 动、静脉期75kV与NIcs的单能量图像△CT值与MVD具有正相关性(P<0.05),且NIcs相关性与△CT值相比前者强于后者,动脉期相关性比静脉期弱.VEGF+组与VEGF-组间△CT值以及动、静脉期NCs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EGFR+与EGFR-间静脉期的Ncs数值也有差异存在(P<0.05).动、静脉期NIcs及△cT值与Ki67均无相关性.结论 DSCT检查在结肠癌生物学特征诊断中能够提供更为客观的治疗与预后的判断依据.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96
- 被引5
- 下载49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