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献血模式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
Analysis of the reason for blood disqualification from different donation mod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摘要目的 通过血液报废因素的分析,采取恰当措施杜绝或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 按国家卫生部卫医发(2000)第448号<血站基本标准>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标准进行合格血液及报废血液的判定.结果 4年共采集血液63 408单位,报废2 418单位,报废率为3.81%,混合无偿献血模式血液报废率4.75%最高,自愿无偿献血模式血液报废率4.24%次之,计划无偿献血模式血液报废率1.82%最低,月份之间血液报废率无显著规律,但差别较大;血型报废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O型、A型、B型、AB型;抗-TP阳性和ALT增高造成血液报废率分别是1.73%、0.93%,明显高于其他原因,是血液报废的两大主要因素.结论 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严格筛选献血者,坚持献血者身份和指纹识别,强化血站全面质量管理,是避免或减少血液报废的主要环节.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23
- 被引2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