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死亡角度探讨盆炎丸治疗盆腔炎后遗症的作用机制
Mechanism of Penyan Pi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rroptosis
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铁死亡的角度探讨盆炎丸治疗盆腔炎后遗症(SPID)的作用机制.方法 (1)取40只大鼠,其中30只大鼠采用苯酚胶浆法进行SPID造模,并随机将其分为模型组、盆炎丸组及西药阳性对照(阿奇霉素)组,另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仅进行开关腹手术操作而不注射苯酚胶浆.造模完成后,给予盆炎丸组大鼠盆炎丸0.27 g/(100 g·d)灌胃,给予阿奇霉素组大鼠阿奇霉素4.5 mg/(100 g·d)灌胃,给予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4周后取小鼠子宫组织进行肉眼及HE染色观察.(2)利用GEO数据库检索与SPID相关的数据集,并对数据集中的靶点进行差异表达分析,获得SPID相关靶点.通过FerrDb平台收集铁死亡相关靶点.通过本草组鉴平台收集盆炎丸组成药物对应的作用靶点.将上述靶点取交集获得盆炎丸干预铁死亡治疗SPID的关键靶点.针对关键靶点,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最后对关键靶点蛋白和对应的中药单体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 (1)经盆炎丸干预后,SPID大鼠模型子宫组织水肿明显减轻,子宫结构大致恢复正常,上皮排列整齐,未见变性脱落.(2)共得到SPID相关靶点3 073个,铁死亡相关靶点388个,盆炎丸作用靶点 395 个,取交集后获得 NOS2、RELA、HNF4A、MAPKJ、PTEN、SMAD7、GSK3B、TGFB1、RB1、SRC 10 个关键靶点.其中,SRC、PTEN、TGFB1为PPI网络中的关键节点.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关键靶点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蛋白质修饰过程的负调控等.在中药-成分-靶点网络中,最关键中药为甘草,最关键靶点为MAPK1,最关键中药单体成分为芹菜素.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芹菜素与MAPK1的对接能量最低,发挥作用的可能性最大.结论 盆炎丸可通过芹菜素等多个成分,干预铁死亡相关靶点(RELA、MAPK1、TGFB1、SRC等)治疗SPID,具体机制与抗慢性炎症反应与组织纤维化相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8
- 被引0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