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中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The Effect of Aspirin and Warfarin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摘要目的 了解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抗栓治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5~80岁的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50mg/d和调整剂量华法林(INR 1.5~2.5)治疗并随访1年.于治疗前、治疗后6月和12月,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测定内皮素(ET-1)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进行前后比较分析.对可能影响ET-1、vWF和6-k-PGF1α水平变化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合并用药、血小板数、肌酐、尿酸、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内皮功能指标治疗前水平和抗栓药物等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随访中观察有无脑血管和外周血管血栓栓塞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结果 (1)治疗后阿司匹林降低ET-1[(111.2±79.3)比(56.7±14.6)ng/L],华法林也有同样降低ET-1作用[(128.2±78.8)比(65.4±30.8)ng/L](P均<0.05),并保持到12月.治疗后两组的vWF水平均无显著变化.阿司匹林降低6-k-PGF1α[(193.0±106.2)VS(144.6±101.1)ng/L](P<0.05),华法林对6-k-PGF1α水平无影响.(2)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前后ET-1和vWF的变化幅度均与各自治疗前水平呈正相关(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ET-1水平(P=0.001)和vWF 水平(P=0.004)是影响治疗后该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3)随访期间无血栓栓塞和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 阿司匹林150 mg/d和调整剂量华法林(INR 1.5~2.5)抗栓治疗能不同程度地改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内皮功能.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86
- 被引3
- 下载5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