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定量分析对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和分叉介入角度的研究
Assessment of obtainable bifurcation optimal viewing angles and intervention viewing angles by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摘要目的 评估可获得最佳投照角度的临床价值,用三维定量分析的方法评估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和临床分叉介入角度的差异性.方法 该回顾性研究共纳入76例患者85个分叉病变,其中53例接受了介入治疗.采用新型经验证的三维定量分析软件计算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计算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和介入角度靶血管主支、边支短缩率,2位经验丰富的心脏介入医生以实际介入角度为参照对可获得投照角度的优越性予以评价,评价结果量化为-2~2共5个等级,同时对最常见的分叉病变的可获得最佳投照角度和介入角度的分布特征给予分析.结果 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与介入分叉角度相比,无论主支还是边支均有更少的短缩率[分别为(4.84±3.08)%比(12.55±7.00)%,(5.80±3.10)%比(12.59±7.04)%,均P<0.001].可获得分叉病变最佳投照角度优于实际介入投照角度.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相对分散,而实际分叉介入角度相对集中,47.2%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不同于解剖意义分叉最佳投照角度.结论 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主支、边支短缩率均小于实际介入角度,约一半的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不同于解剖意义上最佳投照角度,当解剖意义上最佳投照角度无法达到时,可获得最佳投照角度可作为第2最佳选择.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4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