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 >>
  • 检索发现
  • 增强检索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默认
×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球腺肿足蕨的配子体发育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Gametophyte development in Hypodematium glanduloso-pilosum and its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摘要采用改良Knop's营养液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对球腺肿足蕨的孢子进行人工培养,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萌发及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成熟的孢子深褐色,不透明,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单裂缝,周壁具密集的波纹状褶皱.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类型为三叉蕨型.孢子接种后7 d左右萌发,30 d左右形成为片状体,50 d左右发育为幼原叶体,幼原叶体不对称,但成熟原叶体心脏形对称.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乳头状毛状体.75 d左右精子器出现,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构成.90 d左右颈卵器出现,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5列细胞构成,3~5层细胞高.原叶体受精后1个月内可看到幼孢子体生成.最后讨论其系统学意义.

更多
广告
作者 陈彦安 [1] 马晓彤 [2] 王任翔 [3] 李丽诗 [1] 学术成果认领
分类号 Q944.4
栏目名称
DOI 10.3969/j.issn.1000-3142.2013.03.016
发布时间 2013-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浏览156
  • 下载0
广西植物

广西植物

2013年33卷3期

383-387页

ISTICPKUCSCDCA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