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腺肿足蕨的配子体发育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Gametophyte development in Hypodematium glanduloso-pilosum and its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摘要采用改良Knop's营养液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对球腺肿足蕨的孢子进行人工培养,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萌发及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成熟的孢子深褐色,不透明,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单裂缝,周壁具密集的波纹状褶皱.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类型为三叉蕨型.孢子接种后7 d左右萌发,30 d左右形成为片状体,50 d左右发育为幼原叶体,幼原叶体不对称,但成熟原叶体心脏形对称.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乳头状毛状体.75 d左右精子器出现,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构成.90 d左右颈卵器出现,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5列细胞构成,3~5层细胞高.原叶体受精后1个月内可看到幼孢子体生成.最后讨论其系统学意义.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56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