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与复水对地枫皮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and rewatering on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llicicum difengpi
摘要以岩溶特有药用植物地枫皮为材料,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其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特性,进而探讨其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停止供水10 d,水分胁迫地枫皮叶片的Pn(净光合速率)、Ci(胞间CO2浓度)、Gs(气孔导度)和Ls(气孔限制值) 均下降,气孔限制是Pn降低的主要原因;停止供水15 d,水分胁迫地枫皮叶片的Pn日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上午9:30以后全天的Pn值均接近零,非气孔限制成为Pn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对照地枫皮叶片的Pn日变化呈"双峰型",中午Pn下降的主要原因依然是气孔限制.水分胁迫下,地枫皮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和Chl(a/b)升高,减少了叶片对光能的捕获,减轻了光合机构遭受光氧化的破坏,而Car/Chl(a+b)升高增强了光保护能力.水分胁迫下,地枫皮叶片的初始荧光(Fo)显著增大,最大荧光(Fm)、光系统Ⅱ (PSⅡ)潜在活性(Fv/F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显著降低,表明水分胁迫对地枫皮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和电子传递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从而使其PSⅡ的潜在活性和最大光化学效率降低.复水5 d后,地枫皮的上述生理生态参数均能恢复到对照水平,表明其复水后的生理修复能力很强.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38
- 被引13
- 下载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