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篇首: 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是中医临床组方用药的依据,也是中药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四气(又称四性)指的是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特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神农本草经>中即指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性)","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以病证寒热作为用药依据的基本治疗原则.同时,药物亦有平性之说,是指具有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缓和的一类药.从理论上讲,并不存在绝对的平性药物,所谓的平性药物仍然存在着或寒、或热的偏性,仍未超越四气的范畴.而从本质上讲,中药四性主要表现为寒、热两性,故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明确指出"药物甘苦之味可略.唯冷热须明".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对中药四性的研究愈为深入与广泛,其进程大致可分为起步和发展两个阶段,本文就其现代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综述如下.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318
- 被引4
- 下载22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换一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