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相思鸟的种群繁殖密度与杜鹃巢寄生率的关系
Population Breeding Density and Brood Parasitism Rate in the Red-billed Leiothrix (Leiothrix lutea)
摘要在杜鹃与其宿主的协同进化中,宿主种群繁殖密度被认为是预测其是否被杜鹃寄生的重要指标.2011年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不同类型生境的红嘴相思鸟(Leiothrixlutea)的种群繁殖密度进行调查,以分析其种群繁殖密度与杜鹃(CuculWspp.)寄生之间的关系.红嘴相思鸟在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分布广泛,平均种群繁殖密度为108.37±28.68只/km2,其中在次生林中最高,达201.41±7.36/km2,其次为灌丛和原生林.居民点的密度最低,为34.15±7.86只/km2.1999—2011年的繁殖季,共找到红嘴相思鸟的巢347个,均未发现被杜鹃寄生,巢寄生率为0.分析表明,繁殖时间和种群繁殖密度不是杜鹃未利用红嘴相思鸟的原因.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4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