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联合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Effect of ketamine combined with fluoxetine on behavior indexes and related gene expression in depression rat model
摘要目的:研究氯胺酮联合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氯胺酮组(K组)、氟西汀组(F组)以及氯胺酮联合氟西汀组(KF组),建立慢性不可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并给予不同药物治疗.采用悬尾实验和开场实验测定行为学指标,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单胺类递质含量,采用PCR法测定单胺类递质代谢酶、BDNF及其受体的mRNA含量.结果:(1)行为学指标:与M组比较,K组、F组以及KF组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均得到改善,且KF组大鼠的悬尾不动时间、中央格停留时间短于K组、F组,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以及修饰次数多于K组、F组;(2)分子指标:与M组比较,K组、F组以及KF组大鼠的分子指标均得到改善,KF组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组织中NE、5-HT、TH、TPH、BDNF及TrkB的含量高于K组、F组.结论:氯胺酮联合氟西汀治疗能够更为有效的减轻抑郁相关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和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81
- 被引6
- 下载14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