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秦皇岛1a发生7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蛹内越冬,群集于寄主蛹内,其卵、幼虫、蛹及产卵前均在寄主蛹内度过.成蜂在寄主蛹中羽化后,先进行交配(无重复交配现象),随后咬一"羽化"孔爬出,其余的成蜂个体均从该孔羽化而出.刚羽化的成蜂当天即可产卵寄生.白蛾周氏啮小蜂从卵产入寄主蛹中至成蜂羽化、咬破寄主蛹壳出来这一时期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365.12日度和6.14℃,这对指导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有着重要作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在自然界中可以寄生多种鳞翅目食叶害虫,包括美国白蛾、大袋蛾、柳毒蛾、榆毒蛾、国槐尺蛾、杨扇舟蛾和桃剑纹夜蛾等,为白蛾周氏啮小蜂自然繁殖,在自然界中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24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