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受精率和胚胎质量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polar body morphology of human oocytes and the outcome with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摘要目的:了解人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行ICSI治疗的110个周期中1 017枚人卵母细胞.将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采用3种来源的精子[手淫取精精子、附睾穿刺/睾丸活检(PESA/TESA)取精精子、冷冻精液精子]授精.ICSI操作后,了解各型第一极体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结果:手淫取精患者:各型第一极体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Ⅳ型正常受精率低于Ⅰ和Ⅱ型,Ⅱ型卵裂率低于Ⅰ和Ⅲ型.PESA/TESA取精患者:各型第一极体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和取卵后第3天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8和6.789,P=0.044和0.034),Ⅰ型正常受精率低于Ⅱ和Ⅲ型,Ⅰ和Ⅲ型第3天优质胚胎率高于Ⅱ型.冷冻精液取精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排除精子来源对受精的影响,正常受精可能和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有关.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75
- 被引12
- 下载8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